首页 > 资讯资讯 > 最新资讯

让公居村更美更富裕

发布时间:2018/11/30 15:27:23

——广州局集团公司精准扶贫茂名市中垌镇公居村纪实

  2016年5月,在铁路系统工作多年的陈长发有了两个新身份——广东省茂名市中垌镇公居村第一书记、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从来到公居村的第一天开始,他和队员梁杨贤就铆足了劲儿,立志要为村民做实事、做好事,帮助他们找到稳定脱贫的好路子。短短两年多时间,在广州局集团公司的精准帮扶下,昔日的贫困村换了新面貌,乡亲们正满怀信心地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必须找到支柱产业,才能激发村民致富热情”
 
  金秋的公居村,漫山遍野的牛大力长势喜人。
 
  望着郁郁葱葱的牛大力,50岁的公居村村民林凤生笑着说:“自从种植了牛大力,每年家里有4000多元的产业分红。后年,这4亩牛大力挖出来可以卖几万元,我家日子就过得舒坦了。”
 
  林凤生有4个孩子,最大的今年大学毕业。前年,陈长发带着扶贫队进村时,林凤生的孩子们还在上高中和大学。由于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林凤生的家里欠账数万元,所有家庭开支全靠妻子打工的微薄收入。因经济十分拮据,孩子们面临着失学困境。
 
  陈长发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帮他们申请了贫困户帮扶资金,还为孩子们申请了助学金。随后,陈长发开始实施帮扶计划:第一步,动员林凤生家种植牛大力和罗汉松;第二步,参与管理牛大力产业种植,确保增收;第三步,帮林凤生今年大学毕业的孩子推荐就业。
 
  公居村地处粤西北偏远山区,辖内有那哨、官塘、金坑、银达、上公居、下公居6个自然村,总户数600户,人口3100人。全村山多耕地少,像林凤生这样的贫困户有69户,贫困人口有211人。
 
  “必须找到支柱产业,才能激发村民致富热情。”陈长发说。
 
  公居村村民刘付成亮有一个较大的家庭农场,种植着牛大力。它是名贵中药材,药用价值高,生长周期为4年以上,市场前景好,而且公居村的自然条件也比较适合牛大力生长。
 
  经过详细调查,广州局集团公司投入96万元为公居村建立牛大力产业园,以“公居村村委+家庭农场”的合作方式,投入刘付成亮家庭农场种植100亩牛大力,合作户每年可以分红,预计创收长达15年。
 
  “2017年,种植牛大力带来的收益给村委会分红8万元,给42户分散贫困户分红7.5万元,大伙儿都乐了!”村干部林燕娟说。
 
  2018年,牛大力项目在全村全面铺开,大家争着种。
 
  “为了让村民富起来,陈长发队长老喽!”年近花甲的村支书林成光感慨道,“村委会这些年一直在想如何带着乡亲们致富,但始终没有好法子。没有铁路来扶贫,村子怎么会发生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陈长发说:“只要大伙儿的日子好起来,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值。”
 
  “村民不脱贫,我们不离村”
 
  两年前的5月,经慎重考虑,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委决定派多经处副处长陈长发和肇庆车务段主任干事梁杨贤去公居村扶贫。他们当即向组织表示:“村民不脱贫,我们不离村。”
 
  2016年6月1日,陈长发赶赴公居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那时,摆在他面前的是没有一个正式商店、买肉靠商贩入村、打雷就停电数天、手机信号弱的穷苦之地。从那天起,他就过上了起早贪黑的忙碌日子,天天5时左右起床、22时以后睡下。节假日是他走访的“黄金时间”,因为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
 
  “走访摸情况需要耐心倾听。”陈长发认为,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见招拆招。
 
  “能不能脱贫,主要看产业,没有产业项目就挣不到钱。”他说。每上一个项目,扶贫工作队都绞尽脑汁,苦心劳力。为帮助公居村找到适合种植、养殖的产业,他们先后20余次上门考察和对接惠州源茵生态园、广州百草园、南方茶叶市场、茂名河西屠宰场等企业。
 
  后来,扶贫工作队发现牛大力、罗汉松、百香果等适合当地种植,便在找好销售渠道的前提下,发动村民大力种植。
 
  今年11月6日10时许,村民林宇杰刚放牛回来,几头牛很听话地往路边的牛圈奔去。他告诉记者,他家里有3个孩子,都还在读书,生活费基本靠养殖牛和猪。
 
  “我们负责养,铁路扶贫工作队帮我们销售到城市去,挣的钱比以前多很多。我们以前在农村内部自产自销,价钱不行哩。”他说。
 
  在广州局集团公司的精准帮扶下,目前,公居村已经有36户贫困户种植牛大力,还有11户贫困户养殖牛羊。有了新的创收路子,贫困户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贫困户刘付志佳这段时间心情很愉快,因为广州局集团公司肇庆工务段工作人员为他办理了入职手续。“终于有份工作了,铁路肯要我,真好。”他的笑容里流露出脱贫的期望。刘付志佳的脸长了一大块黑斑,长期找不到工作,只能靠耕田维生,他的妻子智力有问题,没有工作,一家人脱贫难度大。
 
  针对收入渠道少、贫中之贫的贫困户,广州局集团公司大力开展就业扶贫,提供就业绿色通道,目前已转移贫困户3人进入铁路工作。他们计划优先招聘贫困家庭的毕业生进入铁路工作。
 
  “现在生活好多了,广铁扶贫队鼓励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致富!”40岁的王彩艳有4个小孩,家庭一直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今年上半年,广铁驻村扶贫队推荐5名贫困户参加茂名市组织的面点师培训,她有幸参加了。随后,广铁扶贫组在和平农场帮她找了个门面房,夫妻二人做起了早点生意,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
 
  数据显示,2016年,全村贫困户有39人外出打工;2018年,外出打工的人数增加到了70人,基本做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刘付成铿在牛大力产业园山上小屋住了差不多一年。看着成片成片的牛大力,他十分开心。“看着长势良好,今年我们又培育了13万株新苗!”他被广州局集团公司牛大力产业园聘为长期劳务工,日常管理牛大力,每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我自己也种了牛大力,种这个需要花点心血!”刘付成铿说。
 
  “公居村变成美丽乡村,越来越适合居住”
 
  2018年春节,公居村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家乡过年,发现村里装了路灯、铺了路、修了桥,还有了垃圾桶,一派新景象。村里的变化,令他们感到惊讶:“真不敢想象,我们村变成了美丽乡村。”
 
  2016年以来,广州局集团公司启动了“1室1园1灯2桥3路4广场”的扶贫民生项目,到今年已建成1个标准农村党员活动室、1个村发展文化园,安装了4公里主干道的137盏路灯,新建和加固了2座桥梁,硬化了3条自然村道路,新建了4个广场。
 
  2018年10月23日,广铁扶贫最大的民生建设项目——公居村文化广场落成。“大变样了,原来是鱼塘,如今是美丽的广场!”82岁的五保户刘振强高兴地说。
 
  “这些扶贫工程的建成,补强了村里基础设施短板,大大美化了村子。”林成光和村委会对此特别赞许,全体村民对此十分认可。
 
  “铁路扶贫,就是要真正打造带不走的民心工程。”陈长发介绍说。据悉,今年年底前,广州局集团公司要基本完成新农村示范村垃圾处理、绿化环境整治、禽畜圈养整治、污水处理、硬底化道路、自来水六大工程建设。
 
  同时,广州局集团公司加大文化扶贫力度,为3个自然村建成了篮球场、文化广场、图书室、科普室和活动室。
 
  如今的村民从树底下走出来,放下手中的牌,走进广场,捧起书本,拿起球,动起身子,跳起了广场舞。贫困村文化生活枯燥、精神空虚单调的现象慢慢得到改变。
 
  “环境美了,文化生活丰富了,公居村越来越适合居住!”林成光说。
 
  据广州局集团公司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和2017年,公居村50户129人实现了预脱贫,2018年推进预脱贫12户,到明年剩下的7户也将预脱贫。
 
  现在,村民把铁路驻村干部当自己人看待,遇到什么难处,首先想到的是驻村干部。同时,村民用淳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水果成熟了,村里一位老奶奶会送一些到村委会,让我们品尝。邻家大嫂经常给我们送饺子……”说起村民对自己的好,陈长发的眼眶红了,“扶贫让我们和乡亲真正成了一家人。”